当前位置: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正文

牢记总书记嘱托,徐工在数字化新赛道上抢占先机!

2022-06-14 09:53

殷殷嘱托记心间,感恩奋进勇担当。新华日报推出“总书记请放心”系列融媒体报道,回访习近平总书记的江苏足迹,呈现江苏大地上奋发进取,砥砺前行的生动实践。

  5月17日,在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会上,徐工作交流发言,提出通过智能化转型和数字化提升,勇当全球工业互联网行业领跑者。瞄准数字经济,徐工在2016年7月发布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徐工时称赞其“是一个能为设备提供精准服务的平台”。

  全程参与和见证这一过程的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启亮激情满怀地说:“我更加坚信,在数字化赛道大有可为。”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工考察,看着电子大屏上的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询问起企业智能化的推进情况。当时,张启亮拿着巴掌大的“车载智能诊断仪”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平台连接的40余万台设备的数据,都是通过这个基于北斗系统自主研发的仪器采集的。

  “总书记很认同,又进一步了解数据应用和设备在国外连接的情况。”在张启亮看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不仅让他备受鼓舞,更为当时进军信息化不久的徐工指明了发展方向。

  记者在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看到,实时连接的全球设备有130余万台,涉及2000多种类型。工作人员随机点开其中的一台工程机械示意图,能看到车辆概况和仪表盘展示的当前工况,就连该车每天工作的时长和服务资源也一清二楚。

  “原来采集的数据主要用于存储,现在提升计算能力,服务功能更强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张启亮带着科研人员努力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能只想赚快钱,如果没有技术支撑,只靠商业模式没有核心竞争力。”张启亮说,他们在北京、上海、南京、徐州设立研发中心,现拥有低代码、基于嵌入式软件开发的边缘计算、工业应用部署容器、工业数据智能等十大技术创新。

  保留一种激情,保持一份专注,徐工在创新技术上有了更多话语权。目前,仅徐工汉云公司已积累工业互联网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软件产品证书300余项,主导参与工业互联网近10项国家级标准制定,主导6个国家级重大项目建设,获得国家级、省市级、行业级的奖项近150项。2019年至2022年,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4年入选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徐工汉云为铜冶炼智能工厂打造了国内首套智能化始极片剥片机组,进一步提高电解铜生产、检测的自动化、精益化、高效化、数字化及智能化水平

 数字化正为生产赋能,让徐工在更大的舞台施展拳脚。

  “以切割为例,过去用的刀具要不要换,主要靠工人的经验,现在靠的是数据分析。”张启亮很自豪,依托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徐工把在工程机械行业多年来修炼的“内功”向装备制造、建筑施工、有色金属、新能源等80多个专业领域赋能,构建了20个行业产业链平台,为7万多家企业提供技术和解决方案,覆盖“一带一路”沿线80个国家和地区。

  扛起责任与担当,是以张启亮为代表的“徐工人”始终不渝的追求。

  2020年疫情期间,武汉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时,遇到难以寻找工程机械装备的问题。徐工利用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第一时间调集70余台设备火速驰援。业内赫赫有名的“徐工指数”,正是基于这些年积累的工业数据,通过定期分析上报给有关部门,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行业观察提供支撑,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放眼徐工,信息产业在助推公司主业发展、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升级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王民表示,“十四五”时期,他们将信息产业列入公司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全面建成数字化工厂,并通过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将研发、生产和市场全部连通,以智能化、数字化赋能产业。

  今年一季度,徐工12大类工程机械主机销量保持国内行业第一,全线产品占有率持续提升;海外市场爆发式增长,总体表现优于行业。“徐工用30年时间打造了一个千亿级企业,从‘十四五’开局,准备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千亿徐工,昂首阔步稳居全球行业前二;用15年时间登顶世界工程机械最高峰。”王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