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雪场装备压雪机技术条件》审查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2025-04-25 08:43
2025年4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冰雪装备行业标准化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在北京召开《雪场装备压雪机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审查会。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总工程师谭湘宁,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会长、工作组主任委员苏子孟,协会秘书长、工作组副主任委员吴培国,协会副会长、工作组顾问李建友,中机科(北京)车辆检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工作组副主任委员邸鹏远,河北宣工机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工作组副主任委员杨岩立,北京卡宾滑雪体育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组副主任委员张鸿俊,协会副秘书长、工作组秘书长王金星等委员、参会代表共计43人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苏子孟在讲话中强调,当前我国冰雪装备产业已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作为工程机械重点发展领域,将在完成“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谋划好“十五五”行业发展:要强化标准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以高标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积极构建产学研用创新体系,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与协同联动;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市场应用,加快推进关键零部件技术产品突破,完善产业生态布局。最后,他感谢各有关部门、行业各相关企业、高等院校对冰雪装备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感谢起草工作组按照国家标准委下达的任务开展了压雪机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未来通过标准引领推动我国冰雪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协会会长、工作组主任委员苏子孟讲话
谭湘宁对本次压雪机国家标准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所取得的成果予以高度肯定。他指出,面对当前产业发展形势,必须牢牢把握“标准先行”和“标准引领”的核心策略,将标准化建设与产业发展进行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充分发挥标准在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优化中的“举旗定向”作用,实现标准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他针对工作组的下一步重点工作提出要求,一是推动标准落地实施,为企业提供研发设计依据;二是深化技术创新驱动,加强研究成果融入和技术难点攻关;三是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通过不断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冰雪装备产业实现规范发展、跨界融合,以标准引领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总工程师谭湘宁讲话
会议听取了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主召集人邸鹏远对《雪场装备压雪机技术条件》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的介绍,各位委员和参会代表对标准送审稿文本中的各章节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和审议并达成共识,一致同意通过《雪场装备压雪机技术条件》送审稿的审查。
协会副秘书长、工作组秘书长王金星主持标准审查环节
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主召集人邸鹏远介绍《雪场装备压雪机技术条件》
中机科(北京)车辆检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部长助理范晓兰介绍标准草案
李建友在发言中指出,本次审查的《雪场装备压雪机技术条件》标准作为我国冰雪装备领域压雪机的国家标准意义重大,对冰雪装备标准化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坚持技术内容创新,把握标准核心指标;二是注重标准协同开展,实现生态重构;三是持续动态优化,引领标准持续迭代。此次标准研制将通过高标准引领,不断提升我国冰雪装备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协会副会长、工作组顾问李建友讲话
会议同期召开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冰雪装备行业标准化工作组”工作会议。根据相关单位申请,会议审议通过了工作组委员变更的议案。随后,协会标准法规部主任宋金云作《冰雪装备术语》行业标准草案编制情况介绍,与会委员及参会代表针对标准草案内容进行了广泛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委员审议工作组提案
协会标准法规部主任宋金云介绍《冰雪装备术语》行业标准草案
吴培国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向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委员和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充分肯定了压雪机国家标准起草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了标准研制工作的顺利推进。他强调了落实冰雪装备行业“十五五”规划和标准引领的重要作用,并对工作组的今后工作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持续完善冰雪装备标准体系,以本次标准审查为起点,全面梳理各细分领域的标准需求,加快构建完整、协调的冰雪装备标准体系;二是注重标准的更新与优化,建立标准动态更新机制,持续发挥对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三是加强标准的宣贯与实施,确保标准的应用落地。以标准为“基”,以标准化工作组为“纽带”,不断推动冰雪装备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我国实现“制造强国”“体育强国”贡献更多的行业力量。
协会秘书长、工作组副主任委员吴培国作总结发言
集体合影
来源:协会标准法规部
初审:王金星
复审:张宏梅
终审:吴培国
编辑:杨艳丽